序號 | 報告題目 | 報告時間 | 報告地點 | 報告人 姓名 | 所在單位 | 報告人簡介 | 報告摘要 |
1 | 中國傳統文化在大學英語課程思政中的有效融入 | 2021年12月15日1:30 | 信息樓320 | 徐萍 | 大學外語教學部 | 徐萍:女,碩士,大學外語教學部副教授,多年從事英語教學。主持和參與沈陽師范大學教改立項多項,多次參與省級以上科研項目,在省級以上刊物中發表教改和科研論文10多篇,曾指導學生在省級和全國英語競賽中獲獎。 | 課程思政背景下,大學英語課程應該實現思政教育和語言教學的有機融合。學習英語,不僅是掌握了解西方文化和先進科技的工具,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英語,講好中國故事,傳播中國文化,培養文化自信,從而實現文化輸出順差。在大學英語課堂中融入優秀傳統文化,加深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和理解,實現在知識傳授過程中價值觀的引導,實現課程思政的目的。 |
2 | 課堂互動與二語習得的關系 | 2021年12月15日10:15 | 信息樓323 | 馬鴻 | 大學外語教學部 | 馬鴻:女、副教授,從事大學英語教學工作。2010年獲碩士研究生導師資格。研究方向為“第二語言習得”和“大學外語教學”。多年來一直認真研究教學方法,撰寫多篇論文,編寫多部教材、書籍并參與多項省、部、校級項目。 | 美國語言學家克拉申(1982)強調,在課堂教學中,最有效的培養學生第二語言能力的方式是課堂活動。有效的課堂交互形式能使學習者有大量參與信息交流的機會,有助于學習者在近似母語的環境中自然地學習,最終掌握語言。 |